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文娱频道_大众娱乐、电影、电视、音乐、明

“知青”电视剧脱离了社会历史问题的探究,走入新的政治运动旋涡

时间:2024-07-01 13:21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33 次
毕竟在消费社会,一切都讲求可消费性,哪怕是有强烈历史社会依据的“知青”电视剧也必须围绕受众这个中心才成更好地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飞跃。 在政治方面乌托邦意味着全面民主的实现,法律由人民大众掌握,人人都能保护自…

原创 “知青”电视剧脱离了社会历史问题的探究,走入新的政治运动旋涡

2023-10-14 00:46

发布于:江西省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知青”电视剧《甜蜜蜜》就以主演邓超和孙丽的爱情为热点话题,在电视剧发布会上以孙丽邓超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秀恩爱,各类新闻稿件也集中对在两人戏里戏外“甜蜜蜜”之上,忽视了对电视剧本身内容的关注。

受众对“知青”电视剧的消费心理

“知青”电视剧《请你原谅我》则以演员房子斌为消费点,在剧中房子斌饰演了一位为人忠厚,为了心中所爱忍受再大的打击都闭口不言的慈爱父亲;在剧外房子斌是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保持十一年婚姻生活的贴心老公的形象。

在不相信爱情成为一句口头禅的年代,《请你原谅我》常以“房子斌树真男人楷模”“房子斌用爱成就一个家”这样的标语作为话题点引起社会关注。

明星会给电视剧带来流量,为影视公司实现更大的经济利润,为电视台实现更高的收视率做出巨大贡献。同时,明星由于电视剧的热播也会不断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增加自身的曝光率和话题性,为自己今后的代言广告等更加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推波助澜。消费偶像和电视剧反复不间断地互相利用其实就是在强化人们对消费主义的认同感。

人们羡慕电视剧中传奇浪漫的人生经历,也想要得到更多的物质满足,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消费的过程中,自发性地为建设消费社会添砖加瓦。没有人知道这只是一种幻想化生存,只是平静暗淡的现实生活中一抹梦的色彩。

对未来的“乌托邦”幻想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反馈会对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产生强烈影响。受众基于个人的审美习惯和精神需求不同,在“知青”电视剧上做出的选择往往会极大地影响电视剧的创作过程。

毕竟在消费社会,一切都讲求可消费性,哪怕是有强烈历史社会依据的“知青”电视剧也必须围绕受众这个中心才成更好地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飞跃。“知青”电视剧的消费主义转向同样有着受众的煽风点火。

收看“知青”电视剧的观众中不乏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的老知青们,他们或出于怀旧的心理去看电视剧,也许是因为那段苦难岁月给自己留下的伤痕已成为今天难以释怀的激情去看电视剧的。

在“知青”电视剧中平反总是那样的容易,一纸通知书下来了人们也就心平气和的接受了,《一年又一年》中女主人公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哪怕高考分数优异也上不了大学,父亲也会理解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阻挠是自然现象。

改革开放的春风说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民的生活水平就立马显著提高了。《一年又一年》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下海经商,开日本车,短暂的下岗生活是为了迎来更加富裕且自由的个体户生活。

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总是只要付出就有回报,《我们的青春1977》中为了准备刚恢复的高考制度,男女主人公还有心思一心扑在儿女情长上,也不知道心灵的磨难是因为失恋的伤痛,还是理想抱负无法抒发所致。

知青生活得有多艰苦是不由分说的,吃、住、穿、用样样都是现今无法想象的破败,然而在真实的历史长河里的知青的艰苦往往是因为对前路的迷茫,为心怀热血却无法有所作为的怀疑,曾经的信仰如飘零在空中摇摇欲坠的风筝,内心的折磨只能靠沉重的劳作来麻痹。

而电视剧中的知青也有苦痛与纠结,但他们更像是知道春风何时会吹来的孩子,《知青》竟然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人民公社时期出现了男主人公在自由市场上买书的情景。

“知青”电视剧中的“知青”终究不是真正的知青,他们看得见远方,所以没那么煎熬。老知青们对于“知青”电视剧有批评和指正,但他们仍旧看这些电视剧看得满含热泪,因为电视剧里实现了他们的社会政治理想。

“乌托邦”的概念

每位革命斗士多少都有着乌托邦主义的情结,明知道社会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个人行为有所扭转,但仍旧想要以卵击石,一试究竟。

这种悲壮的浪漫情怀是老知青的独特气质,毕竟从空想到实践总需要走过一段很长的路。“知青”电视剧正是应运而生,在电视剧中所有的委屈磨难都是为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而承受的短暂过渡,所有的社会政治理想都会顺利实现,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美满,最终都会成为大团圆的祥和景色。

虽然这一切带着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情结,寄托着在现实社会中无法抒发的自由和解放终将实现的梦想,但“作为人的意识的可能性、作为观念变革的先导却永远存在”。

在定义“乌托邦”的概念时,多数学者倾向“世界上一个美好而又不存在的地方”,不同的学者在研究“乌托邦”时对于“不存在”和“美好”有着不同的强调倾向。

本文认为乌托邦是现在还未实现而以后有极可能实现的状态。就像“知青”电视剧对于过往岁月的美化,痛苦是暂时的,光明是永存的。

在政治方面乌托邦意味着全面民主的实现,法律由人民大众掌握,人人都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经济方面,乌托邦意味着贫富差异的消失,货币作为持有者与市场交换权的契约不在是莫尔认为的万恶之源;在科学文化方面,乌托邦人民将精神领域的解放视为最崇高的任务;在社会生活方面,平等、互助、友爱、和谐是乌托邦人民交往的日常,男女老少都有权平等地参与到各项社会活动中。

同时乌托邦又是个动态发展的观念,在我国的革命先烈看来,能够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成其为乌托邦社会;在老一代知青看来,能够实现身份平等,拥有社会话语权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乌托邦社会。

正是因为人们对于乌托邦不断的幻想,不断将幻想化为不切实际的电视剧,再由电视剧逐渐演化为现在的和谐社会,非理性主义思想才能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知青”电视剧脱离了现实主义的社会历史问题的探究,却走入新的政治运动的漩涡,看似疯狂的神话终将有一天成为客观理性的现实。

参考文献:

1.张欣慧.影视剧中“知青”的形象建构与叙事策略[J].东南传播,2015(6):83-85.

2.张欣慧.“知青”电视剧的消费文化特征[J].今传媒,2015(10):79-8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0-23 02:10 最后登录:2024-10-23 02:1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